查看原文
其他

跨界经纬声音特辑 | 王媛婷:文学作品中的“无声之声”

王媛婷 跨界经纬 2022-12-18

*文章、图片、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及时联系!我们一定妥善处理!


文学作品中的“无声之声”


人们常用“绘声绘色”来形容文学作品,是因为文学作品给我们打造了一个不亚于现实的音影画的世界,作者常用大量篇幅进行摹音绘形,将读者引入到一定情境中去,达到“听声类形”、动心移情的艺术效果。古今名家擅于利用声音描写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的不在少数,早在两千多年前的《礼记。乐记》篇,作者就用“上如抗,下如队,止如槁木,倨中矩,句中钩,累累乎端如贯珠”来形容高昂低扬的歌声,而在现当代更有张爱玲、鲁迅等作家擅于利用蓦声塑造小说背景。那么下面,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作品,感受文章中的无声之声。



(一)林嗣环以口技化声为形






《口技》

林嗣环


京中有善口技者。会宾客大宴,于厅事之东北角,施八尺屏障,口技人坐屏障中,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已。众宾团坐。少顷,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,满坐寂然,无敢哗者。


遥闻深巷中犬吠,便有妇人惊觉欠伸,其夫呓语。既而儿醒,大啼。夫亦醒。妇抚儿乳,儿含乳,妇拍而之。又一大儿醒,絮絮不止。当是时,妇手拍儿声,口中呜声,儿含乳啼声,大儿初醒声,夫叱大儿声,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,侧目,微笑,默叹,以为妙绝。


未几,夫齁声起,妇拍儿亦渐拍渐止。微闻有鼠作作索索,盆器倾侧,妇梦中咳嗽。宾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


忽一人大呼:“火起”,夫起大呼,妇亦起大呼。两儿齐哭。俄而百千人大呼,百千儿哭,百千犬吠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,火爆声,呼呼风声,百千齐作;又夹百千求救声,曳屋许许声,抢夺声,泼水声。凡所应有,无所不有。虽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;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其一处也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,奋袖出臂,两股战战,几欲先走。


忽然抚尺一下,群响毕绝。撤屏视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已。

 

化声为形,使情景宛然在即,活现眼前。《口技》的作者以成功的文学实践妥善地突破了以文记声的局限,通过想象和联想,化声为形,以文记形,把听觉形象转化为可感、可触、可即的视觉形象,把作用于听众两耳的声音,改变成作用于读者的双目,形成文学价值较高的书面语言。作者维妙维肖地描写了口技所表现的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声音,写得形态毕现,如在目前。作者笔毫细腻如丝,写深巷犬吠之声,摹妇人惊觉欠仲之势,状抚儿入睡之态。从细微处落笔,情态通真欲现,恍若在即,有时又放手纵搅,挥酒淋漓地描写大火烛天,万人急起相救的情状。从而在艺术上达到这样的效果:把口技所描摹的一次深夜情景传达尽致,使情景像电影一般逼真、具体、传神。



(二)张爱玲以声音塑造故事背景






《怨女》

张爱玲


1、银娣在决定嫁给姚家二爷之后,侧夜难眠靠窗听声的场景:“邻家婴儿的哭闹声,咳嗽声、吐痰声、拖鞋在地板上擦来擦去的声音,这些夜间熟悉的声浪都己经退得很远,听上去己经渺茫了,如同隔世”[1]


2、银娣嫁入姚家之后,生下儿子坐月子的时候,张爱玲又安排她听窗外的市声:“包车脚踏的铃声,马蹄得得声,一个男人高朗的喉咙唱着,一只拨浪鼓懒洋洋摇着,“得轮敦敦一一”[2]


3、银娣人生中每一次的转折点,张爱玲都通过市声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境遇的改变。年纪尚轻的银娣早早就过上了寡妇的日子,内心的孤寂无处安放,夜里小贩的叫卖声凸显了她内心对情欲的渴望:“小贩拉长了声音,唱得有腔有调,高朗的嗓子,远远听着更甜去了,拉长了她从来没听见它这样近,一个平凡和悦的男人喉咙,他弯到街堂里那声音赤裸裸的,挂在长方形漆黑的窗前”[3]


张爱玲在《怨女》当中,多次塑造有声背景来反映人物的心理。比如示例1中所展示的这些银娣平日里熟悉的声音,渐渐远离了她,是她内心对未来生活的期待,嫁入富贵人家之后就告别了现在贫穷的环境。示例2中用拨浪鼓召集女顾客,把女人当小孩。这些市声反映出了银娣嫁入富贵人家之后,对生活感到的一种愉悦和满足的心理状态。示例3窗外小贩的叫卖声清晰地流入银娣的耳朵里,并撩拨着她的内心。她的空虚寂寞在黑夜里是如此的显而易见。张爱玲此处声音描写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字运作技巧,将虚幻无形的声音形容得如实物一般,一个“挂”字甚是精妙,男人的声音仿佛能被“看见”,由此表现出银娣强烈的情欲感。


在张爱玲的笔下,市声是小说人物活动的“有声背景”,与人物的生存境况和命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

林海音以字音摹声使人身临其境





1、爸爸去睡午觉了,一家人都不许吵他,家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,但是我听到街墙传来“嘭嘭”的声音,那准是方德成他们的皮球提到墙上了。[4]


2、我刚要叫门你,忽然听见横胡同里咚咚咚的跑步声,原来是妞儿气喘着跑来了,她匆匆忙忙神色不安地说:“我明儿再来找你。”[5]


3、小跨院里只有这么两间小房,门一推吱扭扭的一串尖响,那声音不好听,好像有一根刺扎在人心上。[6]


由于事物发出的声音往往是连续性的,因此作家在造句时,也喜欢选用那些模拟声音的迭字,通过这种方式,准确的再现某种声响。如上例“嘭嘭”的踢球声,“咚咚咚”的跑步声,门被推开时”吱扭扭“的声响,形象的再现出当时的场景。这些描写不仅使人身临其境,也使得句子极具音乐美,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容易直接模拟出真实的声响。



摹声绘音是文学描写的基本功之一,他在创作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。苏联作家马卡连科曾指出,作家应当“发展听觉、视觉和触觉、音乐方面的知识,假如他听不出语言的音调,听不出音调的抑扬顿挫,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。“但写好声音,巧妙运用声音塑造故事背景不是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,需要作家鉴善万类,发展自己丰富的想象,准确恰当选择拟声词、巧妙机智设计比喻,才能把不可捉摸、不易呈现的声音表现的恰到好处,从而创造出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。




注释:

[1]张爱玲:《怨女》,北京,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,2012年,第23-24页。

[2]同上,第61页。

[3]同上,第115-116页。

[4]林海音:《城南旧事》,江苏,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,2017年,第119页。

[5]同上,第37页。

[6]同上,第10页。


参考文献:

[1]谭冰雪. 绘声绘色的苍凉世界—论张爱玲小说中声音、色彩的运用[D].四川外国语大学,2016.

[2]王泉根.试论文学作品的声音描写[J].浙江师范学院学报,1982(03):49-53.



总编:凌逾

责编:王媛婷


往期精彩

跨界经纬声音特辑 | 王媛婷:声音写作教学法初探

跨界经纬古文特辑 | 王瑾:《木兰诗》:唯有木兰坟不改,青山独自属峨眉

跨界经纬汉字特辑丨黄露:创意形近字教学



关于投稿:投稿邮箱kuajietaiji@163.com。

要求: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,照片1-2张。

关于赞赏:三分之一作者稿酬、三分之一编辑酬劳、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。


【跨界经纬】  1876


关注跨媒介  跨学科  跨艺术

跨地域 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